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二十年人才培养发展历程

2018-10-31 文章来源:

  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以下简称“数学院”)成立于199812月。在数学院及前身四所的发展历程中,教育和人才培养始终占有重要的位置,教育教学改革、科教融合协同育人等创新实践为我国培养了大量的数学与系统科学专门人才。 

  一、历史回顾 

  (一)建国初期的人才培养 

  数学院人才培养的历史应追溯到上世纪50年代初数学研究所成立、中国科学院提出重点培养研究实习员的时候。数学研究所从筹备建所开始,就部署在全国范围内以及海外华裔学者中广揽人才,选拔优秀青年学子到数学研究所作研究实习员。1953年数学研究所在册研究实习员共有12人:胡海昌、陆启铿、王光寅、丁夏畦、张里千、邱佩璋、许孔时、王元、何善堉、孙和生、龚升、胡和生。这即是数学研究所早期的研究生培养。 

  数学研究所具有鲜明的研究生培养特色,对研究实习员制定了明确的培养目标和实施办法。华罗庚在《关于筹建数学所的工作报告》(1952年)中提出“三高一长”的研究实习员培养方针,即要求研究实习员在两年内能“精通三高”(高等代数、高等几何和高等微积分)、“握有一长”(掌握一门专研特长);除此之外,建立研究室体制、开设讨论班也是重要的培养形式。根据数学研究所首届所长华罗庚先生的建议,1952年开设了“线性代数与群论”和“微分方程”两个讨论班,次年又增设了数论、富里哀积分、泛函分析、拓扑学等讨论班,其中的数论讨论班又分为“数论导引”和“哥德巴赫猜想”两部分,均由华罗庚亲自指导。讨论班的指导思想是通过学习,使参加者全面掌握相关专业领域知识,从而达到既出成果又出人才的良好效果。 

  建所初期,作为研究生培养的替代途径,研究实习员的培养及讨论班方式是卓有成效的,培养的研究实习员,日后或留在数学研究所从事数学研究,或输送到高等院校、其他部委尤其是原子能和航天技术等部门工作,成为新中国数学与应用数学事业的重要力量。比如先后以研究实习员或助教身份参加讨论班的王元、潘承洞、陈景润在哥德巴赫猜想方面取得了世界瞩目的成果;研究实习员中有5人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陆启铿、胡和生、丁夏畦、王元、胡海昌。 

  (二)研究生制度开始与中断 

  上世纪50年代中期,数学研究所作为中国科学院率先培养研究生的单位之一,在科学院部署下开始招收培养研究生。1955-1957年通过入学考试招收了三批(10名)研究生,他们在导师直接指导下接受严格的基础训练,同时也参加所内相关的讨论班。当时参与指导研究生的研究人员很少,仅有华罗庚(代数、数论)、吴文俊(拓扑几何)、张素诚(拓扑)、秦元勋(微分方程)等。1958年“大跃进”运动席卷全国,数学所的研究室被取消,数学理论研究受到冲击,刚刚起步的研究生教育也陷于停顿。 

  1961年重新开始研究生招收培养,数学研究所接收了通过科学院统一分配的、来自国内大学的7名本科生,并且获科学院批准正式组建了研究生指导教师队伍:戴元本、吴文俊、万哲先、华罗庚、关肇直、田方增、吴新谋、熊庆来、叶述武、秦化淑、王寿仁、张里千、许国志、越民义、胡世华、张宗燧、陆启铿、张素诚。1962年中国科学院开始恢复研究生招生考试,数学所择优录取了6名研究生,其中包括留法归国的资深研究员熊庆来招收了他回国后的第一批研究生杨乐和张广厚,研究生培养逐步走上正规发展的道路,至1965年数学研究所先后共招收研究生422人,遗憾的是,由于1966年“文化大革命”的爆发,研究生培养教育完全中断。 

  (三)研究生制度的复兴 

  1978年迎来了科学的春天,全国科学大会的召开标志着全国的科研与教育走上正轨,数学研究工作者欢欣鼓舞、奋起直追,同时迫切感到培养新的年青数学家的需要。19781月恢复研究生培养制度,中国科学院发出统一招考研究生的通知,数学研究所和1977年成立的应用数学研究推广办公室计算中心都积极认真地投入了招生准备工作。从全国各地来应考者十分踊跃,到截止日期,仅报考数学所研究生的人数就达 1500余名,可谓盛况空前。数学所从这上千名考生中择优录取了24名硕士研究生。与此同时,应用数学研究推广办公室录取了18计算中心录取了19名硕士研究生。 

  1979年底,根据中国科学院决定,组建成立了应用数学研究所和系统科学研究所,自此数学研究所、应用数学研究所、系统科学研究所和院计算中心(1995年院改组为计算数学与科学工程计算研究所)都属我院最早具有硕士学位授予权的单位。1981年,大部分首批硕士研究生获得了硕士学位,数学系统应用三所和计算中心同时开始招收博士研究生;11月进入国务院批准公布的首批具有博士学位授予权单位之列;1982年,我国自己培养的第一批博士诞生。 

  作为研究生培养制度的延拓,19857月国务院决定在全国范围内推行博士后制度,并在有条件的单位设立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986年,数学所、系统所和院计算中心获准为第一批博士后(数学)科研流动站单位;1988年,应用数学所亦经全国博士后管委会批准设博士后(数学)科研流动站单位。 

    

  二、人才培养特色 

  作为中国科学院数学领域的四个研究单位(数学研究所、应用数学研究所、系统科学研究所、计算数学与科学工程计算研究所)在人才培养方面各具特色,199812月,在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的推动下,四所整合成为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成为国内最具影响的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生培养基地,科研、人才优势更为集中,资源、环境得到了明显改善,开辟了研究生培养的崭新局面。 

  建院至今短短的二十年时间,数学院不失时机地加强措施,改革创新,在吸引优秀生源、优势学科发展、导师队伍建设、课程规划设置、提倡硕博连读、道德学风教育、开展联合培养等诸多方面,逐步建立起了一套行之有效的研究生培养制度,研究生培养走上了稳定、正规的发展道路,并向新的平台攀升。 

  (一)培养模式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培养为“二段式”培养模式:一年级硕士生在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现更名为中国科学院大学,下简称为“国科大”)接受基础课程训练,之后回数学院继续专业课程学习和科研工作。数学院有完善的研究生培养模式和规范化的管理,制定了硕士生、硕博连读生、博士生培养方案。在学期间的研究生必须完成所在领域的课程学习,提高科研创新的兴趣和能力,强化学位论文的选题和质量要求,鼓励学生做出高水平有影响的重要研究成果。 

    

   199811月,还在筹备中的数学院即被中科院评定为科学院博士生重点培养基地。而早在1994年中科院首次评定博士生重点培养基地时,数学研究所等已获准为培养重点基地。19966月,数学所和系统所通过一级学科选优评估,获准成为数学学科的按一级学科行使博士学位授予权的试点单位,可以在数学学科范围内全面招收培养研究生并授予博士硕士学位;1997年,系统所又获得了管理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 

  (二)师资队伍 

  数学院成立时四所拥有院士13人,博士生导师70名。整合之后,新老有序交替,导师队伍实力更趋雄厚、更趋年轻化,125名导师中两院院士13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29人;博士生导师80名,其中45岁以下达50%,构成了学术带头人云集的师资阵容。 

  二十年发展至今数学院已成为国内高端数学人才的培养基地,荟萃一批著名院士和一大批学识渊博、学术造诣精深、在科研、教学和指导研究生工作中担当中坚骨干力量的优秀科学家。目前研究生导师近180人,45岁以下导师占50%,其中两院院士16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46 

  院士16人:王元、杨乐、万哲先、林群、陈翰馥、石钟慈、马志明、严加安、陆汝钤、郭雷、李邦河、崔俊芝、席南华、袁亚湘、周向宇、陈志明。 

  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46人:郭雷、席南华、袁亚湘、高小山、吉敏、贾朝华、张纪峰、周向宇、李嘉禹、冯琦、张汉勤、陈志明、王友德、孙笑涛、程兵、汪寿阳、王跃飞、巩馥洲、姚鹏飞、张立群、郭宝珠、曹道民、洪奕光、杨晓光、周爱辉、白中治、张平、岳澄波、邹国华、张晓、王启华、黄飞敏、周勇、李洪波、吕金虎、崔贵珍、杨翠红、戴彧虹、付保华、许学军、李竞、明平兵、孙斌勇、孙振东、田野、郑伟英。 

  一批海外知名数学家作为数学院的特聘教授,如张益唐(美国加州大学圣塔芭芭拉分校教授,他在孪生素数研究方面所取得的突破性进展,证明了孪生素数猜想的一个弱化形式,获科尔数论奖、 Rolf Schock数学奖、麦克阿瑟天才奖等);范建青(美国加州伯克利大学博士,美国统计学会 Fellow,普林斯顿大学教授)、张寿武(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博士,美国艺术与科学院院士、普林斯顿大学教授)、陈贵强(美国纽约柯朗所数学研究所博士后,牛津大学教授),等等。 

  (三)学科优势 

  数学院作为国立学术研究机构,以基础理论研究为主,同时兼顾应用数学、管理科学、系统科学和计算机科学等其他方向,建院初期,拥有“数学”和“管理科学与工程”2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以及“数学”学科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999年数学院获准增设了系统科学和管理科学与工程两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2003年获得“系统科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2011年获得“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获一级学科学位授予权;2012年获得“统计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 

  至此,在不断加强学位培养点建设和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建设的过程中,数学院拥有数学系统科学统计学计算机科学管理科学与工程” 5个一级学科的学位授予权;13个(二级学科)博士点:基础数学、计算数学、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应用数学、运筹学与控制论、系统理论、系统分析与集成、统计学、计算机软件与理论、计算机应用技术管理科学与工程、管理运筹学、经济计算与模拟;以及 数学系统科学统计学计算机科学管理科学与工程” 5个一级学科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建成了学科门类齐全的研究生培养体系。   

  在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组织的2006年度全国学科评估中,“数学”学科以本学科最高评估得分(94分)在全国62个参评单位中取得整体水平第一名;2017年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公布了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结果,数学院参与建设的数学、系统科学、统计学、管理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五个一级学科全部获评A类,学科整体水平位居国内高校前列,并且由我院牵头建设的“数学”和“系统科学”均被评为A+,是中国科学院大学唯一获得2A+学科的研究生培养单位。  

一级学科 

博士学位授予权时间 

2017年评估 

数学 

1981 

A+ 

管理科学与工程 

1997 

A 

系统科学 

2003 

A+ 

计算机科学 

2011 

A+ 

统计学 

2012 

A- 

    

  三、       教育教学改革 

  (一)招生与培养 

  吸引优秀生源是研究生培养的重要环节。20076月,数学院成立研究生招生领导小组,郭雷院长任组长,广开思路,积极采取措施,提高生源质量,例如由院所领导、专家学者带队组成招生小分队,到全国各地高校进行招生宣传、提前招生,采取院长实名推荐、优秀生源计划、大学生实习、大学生数学夏令营、科研创新实践等活动,取得显著效果。录取985211高校学生的比例在80%以上、优良率达90%,录取优秀直博生比例逐年提高,多次获得招生工作先进单位。        

      2003年,数学院制定了学位授予相关条例,如《学位授予标准》、《实施细则》等;在全国率先提出数学学科学位对发表论文数不做具体要求的规定,对学位论文提出了更高要求。通过讨论班、前沿学术报告等形式,提高研究生的科研创新兴趣和实际能力,引导学生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原创性大、涉及面广泛的大问题,避免急功近利,鼓励学生做出高水平有影响的重要研究成果。 

  2005年,中科院研究生院学位评定委员会数学与系统科学学科评议组会议通过了《数学与系统科学学科学位论文答辩资格暂行规定》,从思想政治、课程考试、学位论文等几个方面对研究生答辩资格作出了全面严格的要求。自2006年规定实施以来收到了良好的效果,每年数学院院长特别奖获得者中都有研究工作十分优秀而没有正式发表论文的同学,而在读研究生每年发表论文的数量稳中见升,更重要的是质量也不断提高,据统计,每年数学院科研人员学术论文有一半是在学生的参与之下完成的。 

  1999年设立“全国百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2004年设立“中国科学院优秀博士论文”,数学院在“优秀博士学位论文”的评选中保持着强势,特别是2004-2009产生了6 篇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平均每年1篇,其中2006年数学学科有6篇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数学院入选2篇,占1/3比例;2009年数学学科有3篇入选全国优博论文,数学院1篇占1/3首届至今(2017年)数学院获有 15 篇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35篇中科院优秀博士学位论文。 

  数学院每年毕业生约130人,其中80%选择到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继续从事科研工作或出国深造,毕业生就业率达100%  

高校、科研单位、博士后 

出国留学深造 

国企或外企 

其它 

56% 

16% 

21% 

7% 

  (二)课程教学与资格考试 

  数学院研究生课程教学继承了1950年代数学研究所建所初期的优良传统,即基础训练与自主研究实践并重。不仅有资历较深的研究人员为学生授课,同时举办颇有特色的讨论班吸收学生和青年人参加;在经历数学研究探讨的过程训练中,以适当的数学问题吸引研究生和青年研究人员探讨、解答,引导他们逐步走上自主研究之路。 

  2001年,数学院和中科院研究生院数学系联合组建数学学科专家组,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参照国际一流大学和研究机构的标准,制定研究生培养方案、设定研究生学位课程体系、编制《博(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及教学大纲和《研究生课程管理规定》;设数学类(基础数学计算数学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应用数学运筹学与控制论)、系统科学类(系统理论)、计算机科学类(计算机软件与理论)和管理学类(管理科学与工程)基础课程79门,专业基础课程45门,专业课程113门。 

  数学学科是中科院研究生院第一批完成课程设置的学科,实现了与其它院所和高校共享课程。2008年开始,数学院所有硕士生和博士生课程统一在中科院研究生院的平台上开设,是第一个将博士研究生课程列入其教务平台并实行统一管理。 

      授课教师队伍由数学院和国科大数学科学学院共同组成。数学院拥有雄厚的师资力量,教学任务落到实处,使学生全面接受严格、规范、系统的高水平训练。同时数学院积极采取措施,鼓励院士杰青等知名学者走上讲台给研究生授课,特别是吴文俊院士、杨乐院士、石钟慈院士、陈翰馥院士、马志明院士、郭雷院士等都亲自开设讲座、作系列报告。不少课程被评为中国科学院大学优秀课程。 

  2009年,数学院实行硕转博考核制度,借鉴国外著名大学资格考试相关机制,比如宽进严出,入学后要获取资格qualified)才可以攻读博士学位等等,制定《硕转博资格考试相关规定》、《实施办法》,实行转博分流淘汰制。比如基础数学专业根据学科特点只培养硕博连读研究生和博士学位研究生,不招收培养硕士学位研究生,硕博连读生或直博生的学制为五年,入学后的前一至两年学习专业基础课程和学位课程,由资格考试(考核)的成绩优劣决定是继续从事数学研究还是选择分流。 

  实行资格考试进一步提高研究生课程学习的积极性,加强了硕转博研究生的专业水平和综合能力的考核工作,并保证了博士研究生的培养质量,逐步形成了一整套较为规范的、行之有效的考核办法。数学院是国科大第一个实行资格考试的培养单位。 

  (三)完善制度和宽松环境 

  2003年设定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院长奖学金”,2007设立“优秀教师奖”,并制定评审规定及实施细则。由于奖励在学习和科研工作中做出突出成绩的研究生和在教育工作中做出突出贡献的研究生指导教师。 

  数学院建有完善的研究生奖助体系,包含国家奖学金、中科院院长奖学金、数学院院长奖学金、中国科学院大学学业奖学金、数学院学业奖学金,以及助研、助教、助管岗位津贴;除此之外还设立了冠名奖学金,如中国科学院博时奖学金、中国科学院英达奖学金、中国科学院格林奖学金等。2015年,数学院与沙特阿美远东公司签订协议,接受对方捐赠125万人民币设立“阿美奖学金”,旨在奖励学习成绩优秀和研究工作突出的研究生;该项目得到国科大教育基金会的支持并经费匹配。2017年中国科学院华罗庚数学中心设立“华罗庚奖学金”,在普通奖助学金之上,每年增加支持2万元,达到硕士每年约5万,博士每年约7万。 

  数学院具有从事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的优越环境,拥有全国馆藏最为丰富的数学专业图书馆,藏书逾21万册,有先进的计算机及网络系统,包括万亿次机群(联想深腾1800)和超级计算服务器,在研究项目、办公条件、仪器设备和后勤管理等方面,为研究生培养提供了良好的学习和科研条件。教学园区、学生公寓设施齐全,配有中央空调、电话、饮水机和网络接口,游泳馆、健身房等也为研究生提供了良好的体育锻炼场所。 

  数学院一直探索着形式多样和富有成效的研究生思想素质教育。2006年制定了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条例,在已有的学生会、研究生党总支的基础上,成立了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领导小组及教导员制度,设立专职政治辅导员,使研究生思想教育和素质教育工作有了组织保证。学生会、研究生党支部组织学生开展各种社会实践活动、素质教育活动、文化体育活动,其中最有特色并深受欢迎的“思源纵横大师讲坛”系列讲座,讲座以开阔眼界、陶冶素质为宗旨,邀请国内著名数学家以亲身经历和切身体会向研究生们弘扬科学精神,介绍世界科学前沿,传授思想方法,吴文俊院士、杨乐院士、王元院士、严加安院士、张恭庆院士等先后应邀作过报告,精彩的讲演还吸引了周边研究所、高校的学生,场场报告座无虚席。把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等有机地统一在研究生培养的各个环节中,以抓思想品质、敬业精神、创新能力、团队意识、身心素质教育为重点,以不断提高研究生创新意识、创新能力为核心,加强研究生人文素质和科学素质的培养、提高研究生的综合素质、促进研究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 

  (四)全院办学、所系结合 

  20065月,数学院举办了首届研究生工作会议,总结建院以来研究生工作、明确未来目标。会议提议由数学院和研究生院共同组建成立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数学科学学院,621日,中科院研究生院数学科学学院揭牌仪式在北京隆重举行,中科院常务副院长、研究生院院长白春礼院士出席会议并与郭雷院长共同为数学科学学院揭牌,首任院长为郭雷院士,这标志着中国科学院数学及相关学科的研究生培养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阶段。 

  数学院研究生教育改革取得了显著成效,诸多改革措施及实践受到科学院的充分肯定并推广,2006数学院被评为中国科学院“全院办学、所系结合”工作先进单位,2008获“院所结合研究生教育改革之教学成果一等奖”。 

  为了更好的促进研究生教育事业的发展,建立更加规范有效的研究生培养模式,20084月召开了第二届研究生工作会议,会议以加强人才培养、开创研究生工作新局面为主题,就提高研究生质量、建设研究生课程、提高研究生思想教育和心理健康、增强研究生就业能力、加强博士后管理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讨论并提出了实施措施。200812月,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与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数学科学学院成立“联合研究生部”,建立了统一培养平台,研究生教育与人才培养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四、       交流与合作 

  除招收培养研究生之外,人才培养还包括派遣研究生、年轻科研人员出国留学访问,或者接受国内高校访问学者和进修教师等等,这对在全国范围内培养数学人才、提高我国数学整体水平有着重要的意义。 

  早在1950年代,华罗庚先生有句名言“弄斧必到班门”,他非常重视派遣留学生到国外大学或科研机构访问交流,与同行专家、高手合作研究。19518月,经过严格选拔的第一批留学生送往苏联,其中有刚调到数学所(筹备处)任助理研究员的冯康去往苏联斯捷克洛夫数学研究所学习,二年后回国继续在数学所任职。1978年改革开放,向发达国家派遣留学生的计划得以全面实现,平均每年派遣出国学习的人员就达到全体科研人员的三分之一,已经成为科研单位的常规任务,这些研究人员在完成派遣任务后大部分都回到本单位,成为数学领域的骨干,并在恢复招生制度以后,承担起培养研究生的重任。 

  与此同时,数学院前身的四个研究所成为科学院首批开放研究所,接受国内高校一线教师来研究所访问或进修,与所内研究人员一起工作、学习一至二年不等,感受着研究所文化、提高专业水平和数学修养。 

  近二十年以来,数学院继承和发扬了这一开放、流动的人才培养模式,走出国门开拓视野,开展了博士后和研究生联合培养、访问学者等多种形式的人才培养模式。为培养优秀青年人才,加强研究生的国际化培养,数学院积极争取国家公派留学、中科院国际合作培养计划的资助,并自筹专项经费,特设数学院优秀人才留学项目,每年选拔最优秀青年科研人员或高年级研究生前往国外一流大学或研究机构,师从一流的导师从事重大科学问题的合作研究。 

  为充分发挥海外知名学者团队的优势,设立了国内外联合培养计划,与欧美日等多所著名大学签署了互派研究生联合培养协议,如:法国里昂高等师范学院、牛津大学、德国波恩大学、德国比勒菲尔德大学、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加拿大滑铁卢大学、日本京都大学、日本筑波大学、 西班牙马德里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香港中文大学、香港城市大学、香港理工大学……。每年有30余名学生在海外高校和科研单位联合培养,时间为半年、一年至三年不等;有60余名学生出国参加高水平的国际学术会议和交流活动。每年到访的国内外科学家超过400人次,不少来自美国、德国、法国、英国、日本等国家。近几年数学院招收培养外国留学生约20人,其中7人完成学业获博士学位;同时还接受一些从欧美著名大学的研究生到数学院开展合作研究。 

    

  五、       科教融合培养模式 

  数学院在人才培养历史上,一直对本科生培养教育有着突出的贡献。1958年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成立,由华罗庚先生亲自主持创办了应用数学系并出任系主任,他提出将所有基础课放在一起连续教学三年,即所谓“一条龙”的教学方法,并亲自给1958级(首届)学生上课,他主持教学的这一届学生被称之为“华龙”;随后,关肇直负责教学1959年入学学生的基础课,称为“关龙”;吴文俊主讲1960年入学学生的基础课,称为“吴龙”。三“龙”教学各有特色,形成中国现代数学教育史上的一个创举。 

  20115月,中国科大数学科学学院正式挂牌成立,首任院长为马志明院士。在中国科大数学人才(特别是本科生)的培养过程中,一直得到中科院数学院的大力支持,关肇直、吴文俊、冯康、龚昇、王元、万哲先、陆启铿、石钟慈、林群、张景中、陈希孺等一大批知名专家都曾为本科生授课、开设专题讲座。一大批优秀科研人员被派遣到中科大兼职授课并合作交流,数学院与中国科大数学科学学院开创了院系合作办学之先河。 

  (一)华罗庚科技英才班 

  2009年,遵照中科院关于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2010-2020)》,实施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数学院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联合创办“华罗庚班”,探索科研院所和高校联合办学、数学学科高端人才培养新模式,开展数学学科本科生培养计划。随后数学院与山东大学(2010年)、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0年)、大连理工大学(2012年)分别开设了各具特色的“华罗庚班”。 

  华罗庚班采取独树一帜的3+1”培养模式,前三学年在大学接受基础课程学习,第四学年到数学院学习高年级专业课程,选修研究生一年级课程,参加课题组科研项目,并在数学院导师指导下完成毕业设计和本科论文。该模式提高了华罗庚班学生对数学研究的兴趣,更加明显提高了高中生报考华罗庚班学习数学的兴趣,使华罗庚班的招生质量明显高于同年级的平均水平。同时,华罗庚班也为数学院输送了高水平研究生,以逐步实现“本硕博”培养计划,努力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的一流科学家和其他领域的杰出人才。 

   2012年,教育部、科学院实行“科教结合协同育人”,倡导科研院所与高等院校的联合办学。在教育部中科院“科教结合协同育人行动计划”启动仪式上,数学院作为科研院所代表做了“华罗庚班”科教结合协同育人典型经验介绍,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校长怀进鹏院士介绍数学院与北航“华罗庚理科班”创办经验。“华罗庚班”模式成为国家“科教结合协同育人”之首创,其办学理念和办学成果得到中科院及教育部的充分肯定,发挥引领作用,并大力推广为“英才班计划”和“珠峰计划”。  

  近十年来,华罗庚班建设卓有成效。如:中科大钱子诚同学在巴黎高师2013年全球招生中取得入学成绩第一;邵帅、杨若涛、付伟博同学完成高水平论文; 杨若涛等同学获丘成桐数学竞赛金奖。华罗庚班毕业生赴海外一流高校留学深造比率40%,国内读研60%;目前已经招收培养近800名学生,毕业200多人。 

  (二)招收培养本科生 

  201412月,中国科学院实行科教融合的本科生教育,由数学院承办中国科学院大学数学科学学院,集成中国科学院大学、数学院的综合优势,以学术的卓越支持科教融合,建设一流数学人才培养基地。 

  数学院在科教融合学院建设中起积极作用,建立科教融合体制机制、教育管理平台;制定培养方案、课程体系;组建教研室、开设课程;组建岗位教授师资队伍、配备助教;建立一支科教融合的高水平的师资队伍,并由国内外知名的专家、学者担任授课教师。数学学科是国科大最早招收本科生的学科之一,2014年招收首届本科生30人。 

      数学院作为数学本科生培养实验基地;开展中学生“科技实践营”活动,组织中学生参观数学展室、图书馆和华罗庚展室等;组织“大学生创新实践训练计划”;开展实习、科创实践活动;实习学生对我院学术氛围和导师水平高度赞赏。 

  20184月,以席南华院士为负责人的中国科学院大学“数学教师团队”被教育部评定为首批“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该团队由40多名科研人员组成,包括我院的席南华院士、袁亚湘院士和周向宇院士等。  

    

  六、       人才辈出 

  一直以来,数学院作为中科院博士生重点培养基地,秉承先进的人才培养理念,面向世界数学前沿,培养了大批具有扎实基础、掌握基本方法,热爱科学研究的高层次精英人才,形成了人才成长与学科发展相互促进的良好局面。许多优秀毕业生为我国数学和系统科学事业的发展做出了奠基性和开拓性的贡献,他们的杰出成就获得了国家肯定和国际学术界的高度评价。 

  1982年我国自己培养的第一批博士诞生。1983527,谢惠民(1978年数学所首批硕士生、1981年系统所首批博士生)和由数学所王元指导的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博士生单墫,站在人民大会堂主席台上18位博士生行列中,从国家领导人手中接过了博士学位证书。 

  1991年我国学位制度创建十周年,国家教委和国务院学位委员会表彰一批做出突出贡献的中国博士硕士学位获得者,丁伟岳、郭雷、刘嘉荃、谢惠民、余其煌和陈贵强等六人被授予突出贡献的中国博士学位获得者 

  1978年恢复研究生招生制度以来,数学院(含四所合并之前的四个研究所)为国家培养研究生近4000人,近二十年毕业生2500余人。培养了一批从事数学或相关领域研究工作的高层次精英人才和知名国际学者,现有12人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含博士后): 

  1)戴元本(理论物理学家),1957年考入数学所读研究生,1980年当选为中科院数学物理学部委员(院士); 

  2)杨  乐(数学家),1962年考入数学所读研究生,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数学物理学部学部委员(院士); 

  3)马志明(数学家),1978年考入数学所读研究生,1981年博士研究生,199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4)丁伟岳(数学家),1978年考取数学所研究生,1983年博士研究生,1997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5)郭  雷(系统与控制学家),1982年考取系统所研究生,1984年博士研究生,2001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 

  6)黄民强(数学家),1989年进入系统所博士后研究工作,200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7)张伟平(数学家),1982年考取数学所研究生,2007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8)席南华(数学家),1988年进入数学所博士后研究工作,2009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9)袁亚湘(数学家),1982年考取计算中心研究生,201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10)鄂维南(数学家),1982年考取数学所研究生,美国普林斯顿大学教授,201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11)周向宇(数学家),1985年考取数学所研究生,1987年博士研究生,2013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12)陈志明(数学家),1986年考取数学所研究生,2017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在数学研究所历年培养的研究生(含博士后)中,80余位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30项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此外,还涌现出一批在国外工作、在国际学术界有影响的优秀科学家,如:张寿武(1982级硕士研究生,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教授)、刘克峰(1983级硕士研究生,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教授)、范剑青(1982年硕士研究生,美国普林斯顿大学教授)、董崇英(1982年硕士研究生,1984年博士研究生,美国加州大学圣克鲁斯分校教授)、管鹏飞(1982级硕士研究生,加拿大 McGill大学教授)、赵修利(1983级硕士研究生,美国密西根大学教授)、郑玉玺(1984级硕士研究生,美国宾州州立大学教授)、堵丁柱(1978级硕士研究生,美国加州圣塔芭芭拉分校教授)等等。 

      回顾从1950年数学研究所筹备伊始到本世纪2018年,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在人才培养教育方面走过了曲折而光荣的历程,1998年四所合并进入知识创新工程至今的二十年,建立了以研究生教育为主同时又是多途径的、相对完善并具有特色的数学人才培养教育体系和制度,特别是继承了尊师重教、甘当人梯、勇攀高峰的优良传统,出色地实现了“出成果,出人才”的目标,培养了的优秀毕业生不但是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的骄傲,也是在学研究生的榜样,激励着数苑学子奋发图强,为我国的科学教育事业特别是数学人才的培养作出了历史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