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媒体报道
【法制晚报】病榻上他还记挂着数学问题
发布时间:2019-04-30 来源: 【字号:  
  

病榻上他还记挂着数学问题

法制晚报 2017-05-11 13:01

著名数学家吴文俊院士告别仪式上午举行 其为首届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 学生回忆——

病榻上他还记挂着数学问题 

上午的遗体告别仪式上,不少知名院士和学者前来送别吴文俊先生 摄/记者 柴程

法制晚报讯(记者 徐邦印)“文华逾九章,拓扑公式彪史册;俊杰胜十书,机器证明誉寰球。”短短的挽联,难以说尽数学大师吴文俊一生的成就。

今天上午,我国著名数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首届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吴文俊先生的遗体告别仪式在八宝山东厅举行,众多国内知名院士以及吴文俊生前的学生前来送行。

学生回忆 数学大师其实是个豁达、淡泊的学者

上午,不少吴文俊生前的学生和西安交通大学的校友来到告别仪式现场,送恩师、老学长最后一程。

李子明是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研究所研究员,也是吴文俊最早的几批研究生之一,李子明还记得1985年第一次到吴老师家中面试的情景,自己当时迟到了,但吴老师非常豁达。

“我们不仅是师生关系,研究生之后,他还把我推荐到国外去留学。吴老师一生对我最大的影响就是独立和认真,注重创新。他本人把名利看得很淡,一直没有担任太多职务,而是和我们平等地学术交流。”李子明说道。

“这两年他比较关心古代数学微积分的思想,每次我去拜访他,都会聊很长时间,前两年老师还坚持到楼下请我吃饭。”吴文俊的另一位学生胡森目前是中国科技大学数学系的教授,在他的回忆里,老师更像一位闲云野鹤般的学者。

“老师一直关心中国数学史的问题,他想找到中国数学传到西方的一些证据。去世前两个星期,我还前去北京医院见过吴老,当时他还谈到国际关系问题和数学历史的问题。”胡森说。

好友惜别 他的病逝是学术界重大损失

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院士、2012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郑哲敏是吴文俊生前的好友,“他具有强烈的爱国热忱,1947年赴法深造,学成毅然归国,长期致力于祖国的科技和教育事业,为国家的科技和教育事业贡献了毕生精力。吴文俊先生的病逝是我国学术界的重大损失。而他的高尚情操和大师风范将永远激励后人。”郑哲敏说道。

据了解,吴文俊先生去世后,为了纪念他为我国数学事业做出的杰出贡献,中科院将在南楼432室设立吴文俊先生纪念室,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与中国数学会还将于2017年5月15日下午,在中科院数学院联合举办追思会。

吴文俊生平简介

吴文俊1919年5月12日出生于上海,1947年赴法国留学,曾在法国国家科学中心任研究员。新中国成立后回国,先后在北京大学、中国科学院数学所、中国科学院系统所、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任职。

吴文俊对数学的主要领域——拓扑学做出了重大贡献,开创了数学机械化新领域,对数学与计算机科学研究影响深远。其37岁凭借在拓扑学上的杰出成就,与华罗庚、钱学森一起获得首届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38岁当选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上世纪70年代开始攀登数学机械化的高峰;世纪之交,捧得首届国家最高科技奖。文/记者 徐邦印

关闭窗口
备案序号:京ICP备05002857号 联系我们 电话:010-82541851 邮箱:wu-commemorate@amss.ac.cn